微芯生物:毛利率高达94%,盈利能力凸显原创新药市场拓展潜力。 2017年,微芯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1.48亿元、1.74亿元、2.69亿元、4.3亿元。从研发团队来看,微芯生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1年12月31日,Microchip生物科技拥有研发人员260人(包括董事长卢宪平),其中博士31人,硕士80人,本科生137人。大专生12人。
创新药物和创新技术成为产业资本追逐的热点。以微芯生物为代表的优质本土创新药企业可以持续在一级市场获得融资,并在美股、港股或A股等资本市场上市,提供新药研发。重要的资金支持。此外,微芯生物关注早期靶点选择、候选药物评价等方面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注重差异化的产品开发策略。微芯生物在研发模式上具有竞争优势,为其不断推出新药提供了重要保障。
1、微芯生物公司简介
综上所述,微芯生物作为一家高成长的原创新药公司,具备持续推出新药和持续业绩增长的能力。根据其公开财务数据,Microchip生物技术的毛利率接近95%。营业收入逐年稳定增长,是少数实现盈利的原创新药企业之一。乐观:若未来五年Microchip Bio营收增速远超贝达药业和恒瑞药业,且Microchip Bio市销比为25倍,则对应市值为1.5*25=37.5亿。
2、微芯生物最新消息
此外,Microchip生物科技对同一药物在化合物配方、制备方法、晶型、剂型、用途等方面实行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全球专利布局,有利于充分保护Microchip生物科技的商业利益,防止竞争。未来一段时间内,竞争对手将以仿制药的形式对Microchip Bio 的产品展开竞争。
3、微芯生物能否百倍成长
其中,微芯生物是国内最早提出化学基因组学并将其应用于药物研发过程的机构。建立了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综合药物发现和早期评价平台。借助该平台,可以筛选出综合评价指标最佳的化合物。进入后期研发阶段,降低新药后期开发风险。截至2021年12月31日,Microchip生物技术在全球累计申请发明专利407件,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3件。因此,我们假设微芯生物可以在5年内发展到贝达药业目前的规模,并具有类似的市值。
4、微芯生物可转债
微芯生物自成立以来,专注于自主原创新药的研发,在研发策略和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2020年11月,微芯生物董事长卢先平博士荣获北美华人生物医学会颁发的2021年度方瑞贤生命科学奖(2021CABSK.FongAwardinLifeSciences)。
未来,微芯生物将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完善产品海外临床开发布局,加大新适应症学术推广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和引进创新人才,全面提升综合实力。